第(3/3)页 一周之后的周五上午,王振济回拨了海临圣的电话,问起网络会议的事。 “如果你准备好了,我现在就去联系,看看周末的时候咱们在家里网络会议。”海临圣精神大振地道:“你确定准备好了?” 王振济笑道:“其实我以前多多少少也了解过一些。我等您的消息。” “好!”海临圣马上应下:“其实我也觉得,以您的眼光,早就应该会想到这一着。我现在就去联系。” 待半小时后,海临圣在微信上回复了他:“明天下午大概三点多,视频会议吧!” 王振济笑笑,回讯肯定了:“没问题。” 待得周六的上午,他先陪着冯皎眉去了第五爱民医院做了产检,再回到清水湾,安心看书。 待到下午,夫妻俩便在房间里打开笔记本电脑,和海临圣、何天蓝、以及一位陌生的中年人进行网络会议。 “小王董,冯经理,这位是华制强老师,以前在BY管汽车组装,经手了新能源电池和燃动油箱的组装,我今天把他请过来,就是想和诸位讨论一下,我们的杂质带太阳能电池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这个行业的可能性。”屏幕上的海临圣笑吟吟地开口。 “当然,小王董,我知道你之前在去年圣诞节时,拒绝向渣打银行的丹尼士提供有关新能源无人驾驶汽车的评估意见,不过,他们那个是搭上了无人驾驶智能系统的产品,我们这个仅是对新能源汽车的讨论,不冲突,对吧?” 难为这位老哥还能想到这个理由。 王振济心里暗笑,而后点头:“是的,不冲突。不过,今天主要还是由何教授与华老师来讨论,我和皎眉只是一个旁观的。” 何天蓝马上在电脑屏幕上道:“小王董太谦虚了。您也别在我面前装,我知道,您搞技术也是很厉害的!” “当然,我个人认为,将太阳能电池的转化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转化结合在一起,是可行的,也应该是以后的大趋势。太阳能的利用,能让我们对其他有形矿物的消耗急剧降低,从而保护好我们的全球资源。” “我前两天也和华老师讨论过改变现有汽车的结构问题。既然我们能够在车内安装行车记录仪,那么,我们也一样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将车顶换成太阳能电池板,再又连接到车体下发动机和油箱、蓄电池一块的能动力上。” “是可以连接。”王振济肯定地点头:“不过,行车记录仪本身不是高温产品,但太阳能电池板是,我们想考虑到车顶和车内的温度差,保证车内行人的安全。而且要是在汽车翻滚碰撞的过程中,依然能保证太阳能电池板不会因为剧烈的碰撞而爆炸。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,我觉得,我们才能够谈混合动力。再然后,才是成本控制的问题……。” …… 这一次网络会议,王振济与何天蓝讨论着现有杂质带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些特性和局限,也和华教授讨论着热能与蓄电池连动力的构建,更是和冯皎眉讨论着市面上诸多发动机的成本、充电桩的成本和维护,足足聊到晚上六点钟,才被敲门的厉专娟打断。 “先吃饭吧,吃饱了,如果你们还有时间聊,我不介意再继续聊。”王振济含笑道:“现在我要保证我老婆的营养。” “行行行,”海临圣笑着应下:“饿着谁也不能饿着我们冯经理啊!那吃完饭,我们八点开始?” 王振济心里暗道这一位的时间真充足,莫不是对这个寄予了很大的期望? 他点点头:“我可以。” 待何天蓝与华建强也纷纷表示可以,大家终于纷纷下线,去吃饭。 “海董应该是想扩大杂质带太阳能的市场,免得被京城那边的抢了去。”冯皎眉一边吃着晚餐,一边若有所思:“还有秋教授那边,他研究的,与镁相结合的杂质带太阳能电池现在怎么样了?” “这个我没问,但是,从今天何教授的反应来看,我觉得秋教授那边应该有新的结果了。”王振济沉声道:“虽然那种剧烈的燃烧反应让人害怕,但如果是用于火电发电,也不是没有可能。” 冯皎眉眨了眨妙目:“你可以问问赵院长。” “正有此意。”王振济点点头,而后道:“吃完饭,我就问。” 第(3/3)页